进博会向普通观众开放,国家展有望实现延展



距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还剩下不到 200 天。目前,除第二届进博会展会面积将超首届,达 33 万平方米这一消息外,最吸引外界的就是其将向更多普通观众开放的计划了。
进博会能否向更多普通观众开放?如何解决“签了订单、实现不了交易”的情况?如何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近日,市政府召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座谈会,协调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据报道,为了满足普通观众对进口博览会的观展需求,目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正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第二届进博会国家展延展的方案,计划将进口博览会中的国家展向普通观众免费开放,目前按有关程序正在报批。
一、公众期待走进进博会
座谈会上,相关代表纷纷提出建议,适当增加普通观众名额,社会观众日更多向普通观众开放,让更多市民群众亲身感受进博会带来的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尽早发布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公众休息日调整方案,以便各单位、各部门科学合理安排好工作;通过简化注册和参展观展流程、降低或减免办证收费、提高开幕式人员筛选透明化等措施,推进进博会市场化、商业化。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博会加大公众开放至关重要。消费者参观进博会,对世界各国特色优质产品一睹为快,这将有助于培育新的消费意愿,也是未来消费增长的重要基础。举办进口博览会、积极扩大进口将增加中国消费者对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的认知,逐步培育起消费意愿和消费习惯,从而形成现实的消费需求。以进博会促进口不仅有利于当前消费升级,也将有利于释放那些因国内供给不足而受到制约的消费潜力,促进国内需求平稳增长。
二、国家展延展方案初步形成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 200 天筹备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透露,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结束后,国家展仍将向公众开放,延展时间为 10 天。今年国家馆面积约为 3 万平方米,计划通过网上平台提前预约名额,而今年的公众日或许也将采取预约方式。
“今年国家馆计划延展 10 天左右,将提前通知各个参展国,本着自愿原则,在展后留下展品和工作人员等,一旦获批,预计展览效果比去年更好。”尚玉英透露,第二届进博会国家馆延展方案已初步形成,报进博会组委会审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成海表示,目前企业展招展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已有数千家企业签约或报名参展,总展览面积已超过首届商业展的 27 万平方米规模,预计今年
将不低于 30 万平方米。其中世界 500 强和龙头企业,药企 70%报名参加。医疗器械企业前 30 强,20 多家已报名。此次展会,还特别增加高端消费专区。另外,各展区均已不同程度地出现展位紧张状况,个别展区已经超饱和,还有大量企业正在踊跃报名参展。
上海市商务委表示,首届进博会时,国家会展中心里的上海特色小吃馆获得了中外客商的好评,今年小吃馆将进行硬件设施改造,提升餐饮品质,引入更多体现上海餐饮文化的早餐工程品牌和老字号品牌,同时通过前期分析,调整展馆内餐饮服务结构,设置清真、犹太洁食、素食等特殊餐饮。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上海味道”美食地图,借鉴米其林的评审制度、美食评鉴和发布推广机制,制定评选标准,推出“名菜”、“名厨”、“名店”的指南。
上海市交通委表示,首届进博会后评估数据显示,进博会的集约化出行占比
达到 83%,团队巴士 35%,轨道交通 45%,高于上海世博会,因此今年将继续坚持集约出行,坚持公交优先。此外,今年将提升精细化程度,针对出租车需求大等特点,增加定制巴士、加强停车管理等措施。
上海市公安局表示,首届进博会办理了 62 万张证件,创下了上海大型活动证件数之最。今年将坚持安全、有序、宽松、高效的安保理念,其中证件工作将围绕统一标准、简化程序、高效便捷的要求,和进博局、国展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员注册和证件管理系统,力争提高办证效率。
第二届企业商业展规划展览面积达到 30 万平方米,展览规模将超过首届,分装备、消费、健康、食品、服贸五大板块,设有科技生活、汽车、装备等七大展区,增设高端消费品专区,增加 AR/VR(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养老等题材,增设室外展场展示大型机械和车辆,将积极推动更多世界 500 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小企业参展,增加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比例。另外,今年还将新辟母婴及儿童用品板块,并专设高端消费品专区。